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投票 > 正文

合资车企加速电动化 对自主品牌能否产生冲击? (单选)

  • 发起时间:2019年11月25日 18:30
  • 已投票数:22
  • 截止时间:2020年11月24日 18:00

  凭借在纯电动车领域的探索,自主品牌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得先机,而纯电动汽车也曾一度被认为是自主品牌对合资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不过,这样的优势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不断发展而逐步丧失。一方面,国家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并取消了“地补”,失去政策保护伞后,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开始褪色。另一方面,从特斯拉的国产,到奔驰EQC和奥迪e-tron的推出,高端纯电动车市场逐渐被合资品牌垄断;从江淮大众首款纯电动车型思皓E20X的落地,再到比亚迪与丰田宣布合作研发电动车,合资品牌正在加速新能源布局的脚步。可以说,如今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着巨大压力。据汽车工业最新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共销售7.5万辆,同比下降45.6%,这是新能源汽车连续4个月同比呈现下滑。这其中,自主品牌的销量下滑最为惨烈。与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褪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开始进入产销量榜单。以10月份为例,华晨宝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都进入了top10榜单。

  此外,质量问题也成为掣肘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车质网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新能源汽车投诉中,自主品牌车型占比高达76%,且投诉问题多集中在电池故障方面,在质量口碑方面与合资品牌存在较大差距。那么,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合资品牌集体入场是否会对自主品牌产生冲击?自主品牌能否守住曾经打下的新能源汽车的江山?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合资品牌主要瞄准中高端,中低端自主品牌仍有机会:6 (27.3%)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高,认知度更有优势:3 (13.6%)
合资电动车越来越多,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会被压缩:10 (45.5%)
合资品牌技术更成熟,质量问题将掣肘自主品牌发展:3 (13.6%)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