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评测>正文

2017款奔驰C200L新车商品性评价

来源:车质网时间:2017-07-25 07:10作者:李丰编辑:刘迎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车质网基于海量的汽车产品测试样本及科学的数据模型,推出“新车商品性评价”栏目。每月针对数款国内上市两年以内,行驶里程不超过5000公里的在售车型通过专业设备进行系统化的评测,以全面展示和分析国内汽车市场新车整体商品性水平现况,为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提供客观真实的权威数据支持。

  本期测试车型:2017款 改款 奔驰C 200L 4MATIC 运动版

  综合得分:330分

  作为与宝马3系抗衡而推出的车型,奔驰C-Class自1993年发布以来,至今已经过去了近1/4个世纪。在这段时间里,奔驰C-Class先后推出了四代车型,而今天的主角,就是于2017年3月上市的第四代车型的改款车型。新车最大的变化在于全系换装了奔驰最新的9速自动变速箱(9G-Tronic),此举不仅让奔驰C级车的燃油消耗有所降低,同时舒适度和性能水平也都有所提升。

  第四代奔驰C-Class的国产车型于2014年8月正式上市,由于其与奔驰S级颇为相似的外观设计,上市之初便以“小S”之名被人们所熟知。而上市后国产C级的销量也是节节攀升,并凭借良好的质量口碑表现,与其竞争对手宝马3系和奥迪A4L分庭抗礼。据车质网数据显示,自2014年国产奔驰C级上市以来,其投诉销量比数值呈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奔驰C级的投诉销量比为万分之5.3,远优于2016年度万分之15.9的市场平均值,在豪华品牌车型中位居前列。而2017年上半年,其投诉销量比数值进一步降低至万分之4.3。由此可见,国产奔驰C级的质量口碑不仅一直保持稳定且逐年都在进行提升。

  那么,改款之后的奔驰C级能否保持老款车型稳定的质量口碑并继续加以提升?能否出现一些普通消费者难以发现的新问题?本期“新车商品性评价”将为您拨开迷雾,用客观数据还原一个真实的奔驰C-Class。

  一、车身工艺

  本项测试得分:42分

  在测试中,每个关键部位都会选取3个关键点进行测量,以评价各关键部位缝隙的均匀程度。从测试结果来看,2017款奔驰C 200 L全车的接缝均值为3.6mm,各测试点的缝隙数据都较为平均,表现优秀,很好地体现出奔驰在车身工艺方面的领先优势。其中,全车最大的接缝数值位于后备箱与后翼子板的连接处,数值为5.2mm。

  另外,右后翼子板与后备箱盖之间的缝隙均差值稍大,但尚在合理范围内。

  二、漆膜水平

  本项测试得分:44分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2017款奔驰C 200L的车顶采用大面积玻璃材质覆盖,因此在本次测试中未获取到有效的数据。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发现,2017款奔驰C 200 L整车漆膜平均厚度约为132.7μm,已经达到了高级车标准值(120μm-150μm)并在其中位于中上水平 。但从可获得数据的64个关键点情况来看,有60个关键点的数值均达到了高级车标准值,整体表现优秀。

  在漆膜厚度差值方面,各个关键部位的差值都较为平均,说明2017款奔驰C 200 L车身各部位的喷涂均匀性表现良好。不过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在车辆的后翼子板处测量的漆面数值有些异常,超过其他部位漆面均值较多,或因该处曾进行过修复喷涂有关。

  在此项测试中,2017款奔驰C 200 L的表现符合此前的预期,不仅达到了豪华品牌应有的水准,而且在豪华品牌车型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三、外部功能

  本项测试得分:45分

  实际测试中发现,2017款奔驰C 200 L的外部配置功能较为完善,但在一些细节处还有可提升的空间。如,雨刮器在工作时偶尔会有“刮不净”的现象,前挡风玻璃上会残留水印;由于车门钥匙孔采用隐藏式设计,所以在打开隐藏钥匙孔上方的保护盖时较为费力。

 

  作为豪华品牌中型车代表,2017款奔驰C 200 L在外部配置方面表现出应有的水准,前大灯采用了LED光源,在夜间的照射亮度和范围表现令人满意,本次测试的车型还带有自适应远近光和大灯随动转向功能。在夜间行驶时,自适应远近光除了可以保证驾驶员视野外,亦不会影响对向来车的行驶,避免驾驶员频繁进行远近光切换。

  此外,本次测试的车辆在右后车窗的密封条处存在一些小问题,密封条有轻微变形,属于装配不到位的问题,是否是个案不得而知。

  四、内饰工艺

  本项测试得分:48分

  走进车内,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奔驰C 200 L内饰的整体做工表现良好,日常驾驶中经常触碰到的位置均采用了软性材质。如,中控台上部全部均使用的软性材质,不仅手感出色,精致的缝线工艺也提升了整车的豪华感;前、后车门处经常与人体接触的部位也大多覆盖了软性材质,比例达到了85%左右,但需要指出的是,软性材质手感略有差别。此外,前后门板上还加入了实木饰板。

  通过实际测试可以发现,奔驰C 200 L在A、B、C柱护板与顶配护板的接缝处均处理的不错,间隙小而均匀。除此之外,奔驰C 200 L的方向盘大小适中,并采用了真皮包裹,实际体验握感舒适。前后车窗虽然都使用的单层玻璃,但对于噪音的抑制效果很好,在下面的噪声测试中将重点进行解读。

  五、内部功能

  本项测试得分:46分

  在此项测试中,奔驰C 200 L在空调区域和多媒体区域表现优良,符合豪华品牌应有的水准。各个按键分布合理,旋钮段落清晰,阻尼感处于正常范围内,按键压力反馈正常。

  本期测试的2017款奔驰C 200 L 4MATIC 运动版车型前、后排座椅经评测人员综合意见得出为真皮+皮革拼接设计,坐垫和靠背中间区域为真皮材质,座椅乘坐舒适,包裹性较强。后排座椅不能调节角度,测试得出后排座椅座椅和靠背之间的角度为95°。经测试人员实际体验,后排靠背角度较为合适,不会产生疲劳感,但由于未进行长途测试,对其在长途过程中的舒适性无法判断。

  奔驰C 200L前排座椅的坐垫长度可电动调节,可以增强对腿部的承托性。原始坐垫长度为500 mm,最大可调节至560mm,对驾驶员以及前排乘客的腿部舒适性照顾很到位。后排座椅坐垫前端采用弧形设计,长度为480mm。评测人员实际体验后发现,奔驰C 200 L后排座椅对于乘坐者的腿部支撑到位,长时间乘坐不会产生疲劳感。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后排中间座椅坐垫长度相较两侧的坐垫长度略短,不适合乘坐者长时间乘坐。

  除此之外,前排驾驶席座椅前端与制动踏板间距的变化区间为360mm-610mm,可调节距离跨度较大,足以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者进行操作。

  另外,本期测试车型配备了分段式全景天窗,前段天窗为可开启设计,面积为0.42平方米,可开启面积为66.7%。后段天窗不可开启,面积为0.26平方米。整体采光面积表现不错,尤其是对于后排乘客的开扬感提升明显。

  在影响驾驶感受的油门和刹车踏板的高度阶差和间距方面,我们同样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奔驰C 200 L的油门和刹车踏板的高度差为60mm,间距为70mm,两者的阶差略高,在城市路况下行驶时,脚部频繁交替踩踏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

  六、车内空气质量

  本项测试得分:10分

  此外,在车辆内部测试中,还对车内的甲醛含量进行了测试,使用博朗通BR-HOL系列空气检测仪,其具备高通量三通道样本气体采集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快速采集大量样本气体,确保采集足够有效数据。测试过程中,将受检车辆置于静止状态,车辆门、窗和乘员舱进风口风门均关闭,发动机和空调等设备不工作。

  测试时,将车辆放置在车辆较少的内部地面停车场中,实测奔驰C 200L的车内甲醛含量为0.14mg/m3,测试结果略高于2012年3月1日起实施的,由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630-2011)中的相关标准。

  为了更直观体现车辆甲醛含量数值,我们选择了雨后清晨的停车场、开放式办公室、开业1年的家具城、吸烟室四种不同环境下的甲醛数值测试以方便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测试车辆车内空气的表现情况。

  七、振动噪声

  本项测试得分:46分

  由于实际路测影响噪音的因素比较复杂,所以此次采用静态形式来进行测试,主要针对的是奔驰C 200 L的发动机噪音的变化情况,测试场地选在某大厦的室外停车场,由于是早上进行的测试,因此外部的噪音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经过测试我们发现,从静止状态到发动机启动进入怠速状态,噪声的数值变化不大,由此可见奔驰C 200 L在发动机舱的隔音上做的比较好。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升,传入车内的噪声值也逐渐加大,通过上面几种不同环境下噪声的数值对比,奔驰C 200 L在发动机转速提升到3000转时,传入车内的噪声依旧抑制的较为出色,不会对车内驾乘人员造成滋扰。

  八、发动机舱评价

  本项测试得分:49分

  发动机作为一辆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所处的发动机舱设计布局以及保护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行驶品质。因此,我们引入发动机舱评价维度,从发动机舱布局、制造工艺、保护手段等方面进行评测。

 

  经过观察后发现,奔驰C 200L发动机舱采用纵置布局,发动机两侧均带有防护盖板,不仅对发动机舱内零部件起到保护作用,也令整个舱内看起来更加整洁。值得一提的是,发动机舱内各条线束接口处均使用了黑色防静电胶条进行了保护,特别是主线束外部还带有绝缘层,有效避免了漏电情况的产生。

  另外,奔驰C 200L对于发动机舱内防火墙的配置不错,隔热层和隔音层的面积较大,同时引擎盖上的隔音棉厚度适中,有效隔绝了发动机噪音传入车内,在实际行驶过程中,传到车内的发动机噪音微乎其微。

  总结:综合以上各项测试成绩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同级别车型而言,奔驰C 200 L整体的商品性品质位于上游水准,综合表现令人满意,符合我们的预期。就车辆外部评价而言,奔驰C 200 L在车身工艺及漆膜水平方面保持了豪华品牌应有的高水准,但在外部功能方面尚存改进空间。另外,对于在车身外部评价中发现的装配方面的小问题,还有待核实是否为个案问题。在车辆内部评价中,奔驰C 200 L依旧保持了高水准,在内饰用料、做工以及噪音抑制方面的表现都令人满意,符合专家评审团对于该车型的预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17款奔驰C 200L依旧延续了老款车型良好、稳定的质量口碑,其车辆商品性表现基本符合车质网车辆商品性评价推荐标准。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原创试驾

    关注该车系的还关注了

    该品牌的其他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