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评测>正文

活力青年 试驾2016款斯巴鲁XV 2.0i

来源:车质网时间:2016-08-31 07:16作者:贾冀鸥编辑:刘迎

  一向主打运动牌的斯巴鲁在国内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鬼使神差的将一些CORSS风格的车型引入国内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长得很像旅行车CROSS却定位于SUV的傲虎以及此次试驾的斯巴鲁XV。不过即便如此以斯巴鲁翼豹的“老底”熬制出的“新药”注定要依旧与运动结缘,而这位活力十足的青年在试驾过程中也给我留下了独特的印象。

    外形:跨界风明显 翼豹味犹存


  2016款最新的斯巴鲁XV新添了水晶珠光白以及活力海洋蓝两个颜色,而试驾车的颜色正是后者。新款车型的变化集中在雾灯区域,雾灯外侧新增的“L”型镀铬装饰条为车头增添了一丝动感,使整体运动效果更佳。在顶配以及次顶配车型上配备了自动氙气大灯并且具备大灯清洗功能,可如此高规格的灯组内却没有配备透镜,这一点让我十分不解。

  轮毂上沿的防刮条以及车顶行李架散发出浓浓的CROSS韵味,其实将轮眉与车身侧面的装饰去掉底盘再降低些它的姿态更像是一台紧凑级的两厢车,与两厢翼豹的整体造型很相像。

  走到车尾,与车身同色的车尾扩散器更是彰显它活泼运动的个性,顶部的扰流板较老款相比造型更加粗壮,双色的设计只出现在高配车型上。尾部两侧并非雾灯,而是反光板,真正的雾灯则被安置在车尾中央。有没有觉得雾灯的位置很眼熟?法拉利F12berlinetta也有同样的设计元素。

  17英寸黑银双色铝合金轮毂较老款相比更加时尚精巧,优科豪马Geolandar G95轮胎尺寸为225/55,特性更偏向与城市路况,可以提供充足的过弯抓地力,而对于非铺装路面就有些吃不消了,如果想要去“豁车”那还是先行换上一套AT胎比较保险。

  内饰:细节更活泼 气氛更年轻


  在内饰的整体设计风格上与老款相同,变化不大,但在细节上有了不少惊喜。中控台上的黑色饰板可以说为中控台提色不少。车内的活泼元素也不少,橙色的缝线以及座椅上XV的logo都足可以吸引眼球。

  全新样式的方向盘视觉效果不错,橙色的缝线可以为驾驶者燃起小小的激情,而舒适的皮质包裹以及十分趁手的握感为这份激情提供了一份有力的保证。多功能按键比较特殊,左侧多功能按键并不能控制行车电脑而是控制中控多媒体,右侧多功能按键侧负责定速巡航。

  仪表盘蓝色表底配合白色指针给予人清爽的感觉,仪表盘中央显示屏的信息可以通过方向盘左下的按钮进行选择,但只可以显示启停系统工作时间、车辆启动计时以及时速表。真正的行车电脑则被移至到中控台上方的显示屏中,通过中央出风控上方的拨杆进行调节,在行驶过程中操作起来略有不便。

  一如日系品牌一贯的特性,只有主驾支持一键升降,后视镜虽为电动折叠但在锁车的同时并不能自动收起。车门除了扶手的位置在侧面也采用了皮质包裹,打孔真皮有更好的通风效果,体感更好。

  日系品牌在车款中总爱加入某某导航版,而区别就在于增配了一台可以导航的车机。此次的试驾车就是豪华导航版,当点开导航功能时发现导航系统采用的是高德导航。中控多媒体菜单中不能查询或设置任何一项与车辆性能相关的功能,并且在音效选择界面发现竟然可以选择XV或者FORESTER(森林人)模式,看来这款车机也同样被用在森林人上。

  在短时间接触以后我个人认为与其选择导航版还不如把钱省下来,毕竟现在手机导航如此便利,车载导航真不一定用的上。斯巴鲁XV底部的储物槽可以正好将手机放置其中,导航时也方便观察,底部还有橡胶防滑垫不用担心手机会滑出。如果一定要用车载导航那么国产品牌的车机也可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毕竟原厂的导航系统无论是界面还是操作感与国产车机相差并不大。

  空调面板采用旋钮式设计,按键虽然不多但并不影响功能性,空调显示屏并未出现在常规位置,而是也安置在顶部显示屏左侧中,DUAL键可以将双区温控转换为整体温控,循环模式会根据室外温度自行调节,相当贴心。

  动力:驾驶很轻快 操控感不错


  动力总成依旧延用了老款的2.0L水平对置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6200rpm,最大扭矩196N·m/4200rpm。从数据上来看这台发动机与现在主流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占不到丝毫便宜,而从驾驶感受上来说也同样如此。

  在起步初段,斯巴鲁XV表现的十分激进,油门响应非常敏捷,如果没有接触过的人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油门踏板只需要用三分之一的行程即可满足日常所需的动力响应,当速度起来之后发动机依旧保持很高的响应性,在环路上稍微拥堵的路况下行进,时速保持在40-60km/h,车辆经常需要加速与减速来适应车流,此时只要踩下油门踏板,转速就会直至2000rpm以上以保证动力的需求,在车流之中跟车变得异常轻松,活泼的转速表时刻在提醒着你它随时准备听从你的号令。

  随着离市区越来越远,道路上的车流也稀疏了起来,此时当油门过半,随着转速攀升过3000rpm,排量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此时因油门初段灵敏而“封印”住的右脚得以释放,再次深踩下去当转速飙升至4000rpm时它的动力输出终于有了几分运动特质,但此时的发动机噪音也比较大,尤其在高转速时,本就不太静谧的车厢此时会更加嘈杂。

  CVT变速箱可模拟出6个挡位,行驶过程中很难察觉到有顿挫感,对于加速的响应也是十分灵敏,驾驶员的意图了解到位。可与传统AT变速箱相比,当加速时转速表与时速表会同时上升,这种感觉虽然平顺却无法给予明显的加速感受,是利是弊那还得看使用者的需求。


  方向盘虽稍有旷量但转向手感很到位,无论是转向力度还是阻尼感都特别趁手,路感也有一定程度的反馈回来。在弯中斯巴鲁XV也是游刃有余,很难想象一款离地间隙220mm的SUV在弯中还可以有如此出色的表现,这就要归功于水平对置发动机所提供的低重心以及斯巴鲁特有的左右对称全时四驱系统,该系统最大特征是传动轴位于中心位置,左右对称排列在前后轴之间,这样可以使车身重量的配比更加均匀。在测试中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弯中四条轮胎可以稳稳的抓住地面,虽然车身的侧倾明显但依然可以提供给驾驶者很强的信心。

  底盘在舒适性方面的调校较老款的斯巴鲁车型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行驶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厚重感,行驶在乡村道路时路面的坑洼以及颠簸会一定程度的被底盘和座椅吸收掉,然而路感依旧清晰。但是底盘的整体感稍有不足,尤其是过减速带时还是有明显“发散”的感觉。

  空间:表现常规 装载能力一般


  从外观上就能观察出斯巴鲁XV的车内空间想必不会十分宽裕,而事实也同样如此,身高175cm体型较胖的体验者坐进前排,因为试驾车配备了天窗所以头部空间的余量更大,有一拳两指。

  在调整好前排座椅之后体验者坐进后排,头部空间与腿部空间分别有一拳以及一拳两指。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坐垫的长度都没有缩水,整体坐姿算是比较舒适,只是由于四驱结构的原因中央地台凸起在所难免,好在高度并不夸张,可以接受。

  车内的储物空间比较有限,门板储物槽面积较大,同时放下多个水瓶没有问题,而驾驶席左侧有一个类似储物格的设计,拉开拉手之后竟然是保险盒,如果不了解的驾驶者将物品随手放入其中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前排杯架设计比较巧妙,后面的杯槽是可以独立拆卸的,拆除之后可以变成一个面积客观的大储物空间,针对驾驶者不同需求可以灵活变化,人性化十足。

  后备箱空间表现一般,作为SUV与同级别对手相比明显处于劣势,790mm高的门槛离地间隙与低矮的车顶使其整体高度只有955mm,但好在内部较为规整,对于使用者物品的码放比较方便。

  安全:高强度框架 全方位保护


  由于此次斯巴鲁XV依旧为改款,并非换代,初代车型的上市年份为2012年,所以高科技主动安全配置缺失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但斯巴鲁对于安全性的考量并非不重视,全车配备了7个安全气囊,其中包裹前排膝部气囊,对车内人员保护周到。

  不仅如此,水平对置的发动机由于重心较低,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发动机会下沉,避免侵入驾驶室,最大程度的保护驾驶者。车身侧面的支柱和底部车架结合成环装结构,有效的保护住车舱空间,而环形的结构相比普通架构扛撞击力更强,在撞击时可以有效的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将其分散到各个部位,保护座舱安全。

  总结:


  这样是一部个性十分鲜明的车,活泼的响应,良好的操控感受让驾驶者欲罢不能,但中庸的动力以及空间方面又阻挡了消费者最终的选择。放眼全球的汽车市场,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改变着自家的造车理念,越来越欧化的设计以及调校风格,使得产品同质化严重,而斯巴鲁XV像是一缕清风,不做过多的妥协坚持自己的调性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而说回国内市场,斯巴鲁XV以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等独门绝技使其在同级别竞争车型中难逢对手,其入门车型还不到19万的价格也极具吸引力,更不要说它还有国人最喜爱的进口身份。我并不是斯巴鲁的拥趸,在试驾之初也没有任何感觉,可当到达目的地,熄火的一瞬间竟开始不舍起来,也许这便是斯巴鲁品牌独特的魅力。相信我,也许你对它并不感兴趣,但试过之后也许这位活泼的青年正是你的菜。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原创试驾

    关注该车系的还关注了

    该品牌的其他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