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评测>正文

始于芯动衷于M 试驾宝马M4 双门轿跑

来源:车质网时间:2015-06-18 19:48作者:李响编辑:刘迎

  谈到宝马M车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几个特色设计理念:高性能、具有赛车特点和纯粹的驾驶乐趣,同时又适合日常驾驶。而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蓝天白云”可谓是房车赛上当之无愧的明星。后来宝马公司为了响应广大热衷者的号召,于1982年生产了第一辆拥有赛车性能并适合日常驾驶的汽车——第一代高性能宝马5系,此后又陆续生产了各系的高性能版车型,而字母“M”也逐渐变成了性能、安全、时尚的代名词。而此次试驾的宝马M4是由上一代M3两门版车型衍变而来,针对该车搭载的最新3.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有人却评论没有了自吸发动机的M是折翼天使,但也许你看了下面的文章会收回这句话。

  外观篇:爱不释手 物有所值

  事实上宝马M车型此前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价格高昂,但在见到这款M4的外观后你会认为物有所值。战斗气息浓郁的运动包围、碳纤维车顶、遍布车身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及四出排气的劲爆布局,对于一款高性能运动型轿跑来说缺一不可,再想想价格,唯有买买买!

  宝马M4的前脸部分依然延续M最新车型的设计,并在细节上有所优化。造型凶狠的前杠一直深受3系改装者青睐,以至于小编早已备好工具准备将前杠更换到自己的车上,奈何被主编生生拽住。双肾式进气格栅与“开眼角”大灯早已是宝马的经典设计。而在M4上进气格栅采用双辐设计,并嵌入了“M”logo来彰显该车特殊身份。大灯则采用LED光源,并带有随动转向及大灯清洗功能。

  位于前杠下方的进气格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美观度上,更多的是空气动力学。行驶中空气由前部进入,再从后方轮拱内侧流出,配合翼子板上的通风孔,还可以达到为制动系统冷却的目的。

  在车身尺寸方面,M4的车身长度为4678mm,车身宽度为1870mm,车身高度为1394mm,轴距为2812mm。这样的身材表现一点不像两门轿跑,尺寸数据更接近中型车。该车的外后视镜造型看上去有点像霍比特人的耳朵,同样运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位于翼子板上的散热孔采用竖长条造型,与前杠进气格栅配合有利于冷却轮胎及制动器,并能带走发动机产生的一定热量。

  车辆尾部造型依旧延续M车型运动的风格,略微上翘的尾厢起到扰流作用,相比复杂而夸张的尾翼,这样的设计更加平凡也更加美观。尾灯依然采用宝马经典的设计,而后杠两侧都设置了导流槽,将空气动力学运用到每一处,也恰恰从外观展示了M4并不是样子货,它有真东西。

  双边双出的排气布局在外观上必是吸睛利器,而内置可控阀门让该车行驶时排气的声浪声此起彼伏,不禁让过往人群驻足。

  车顶采用全碳纤维材质,轻量化一词也体现于此。这块被称为“增强型碳纤维”材质的车顶比普通钢制车顶轻了不少,同时设计了空气导流槽。

  “别拦着我拆轮胎”,没错,M4的外观设计中轮毂是一大亮点。该车采用轻量化的双条辐式铝合金轮毂,视觉效果上看编辑的反应就能知道。前轮胎规格为255/35 R19,后轮胎规格为275/35 R19,整车轮胎采用米其林PilotSupersport系列,从英文意思我们很容易发现这套轮胎强调的是运动。

  碳陶瓷刹车盘作为选装配置出现,轻量化的刹车盘使得悬挂反应速度出色,整体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而碳陶瓷刹车盘能有效而稳定的抵抗热衰退,获得更好的制动效果。金黄色的卡钳与车身配色融为一体,挑逗着你的运动神经,同时前6后4的活塞设计也让该车拥有非比寻常的制动效果。

  由于宝马旗下多数车型都配备防爆轮胎,所以包括M4在内多数的车型并没有设置备胎,原本存放备胎的地方被储物格所代替,容量上藏点私房钱还是够用的,不过如果能在此处设置一根液压挺杆,相信档次将会提升不少。这里要吐槽一下为什么不配备随车工具,虽然是防爆胎但难免车辆会有万一的情况发生。

  内饰篇:不惜成本 豪且运动

  “给我一个不选宝马的理由?”“内饰太掉档”,很多时候和朋友聊天都会听到上述回答,确实目前在售的多款车型内饰设计及用材实在有点让人不敢恭维,但直到见了M4才彻底改变了我对宝马内饰的刻板印象。

  虽然中控台整体布局依然延续经典,但就冲碳纤维饰板跟不要钱似的往上招呼这一点,也让人青睐有加。同时碳纤维饰板上又覆盖了一层硬质薄膜,既提升了视觉效果又起到保护作用。另一个让我刮目相看的地方就是整体豪华感倍增,好歹也是100多万的车,大面积采用皮革覆盖,而且基本都能触手可及,质感没的说。而整个内饰看上去运动中又不失豪华,谁再说宝马内饰Low,那恐怕只是因为你囊中羞涩。

  三辐式经典“丁字裤”方向盘也深受改装迷们的热爱,采用三辐式设计,无论是质感还是握感都堪称一流,与手的贴合度也很高。位于方向盘后部的刀锋式换挡拨片是这样一款性能车必不可少的装备。多功能方向盘上M1、M2按键有点类似于座椅记忆中的1、2挡,不过方向盘上的两个挡位是为了记录驾驶者特定的驾驶习惯,便于下次操控能够直接进入想要的驾驶状态。另外,为了冬季能有更好的驾驶感受,该车还选装了方向盘加热功能。

  仪表盘样式仍采用了宝马的家族式设计,不过“M”LOGO标识着这款车半液晶仪表盘的价格注定不菲 ,最高330Km/h的表速也表明了该车的身份。仪表盘下部显示清晰,可显示内容极为丰富,位于转速表下方的三个图标分别表示:油门响应、转向力度、悬挂软硬。驾驶者可根据自己喜好进行单独调节,每种功能都有三个模式可供选择:Comfort(舒适)、Sport(运动)、Sport Plus(运动加强)。

  也许是担心超速,M4全系标配了HUD抬头显示功能,在环路的实际驾驶过程中,这项功能实用性很高。而为了配合M4性能车的身份,HUD显示还提供了赛车样式,该样式在《极品飞车》游戏中很常见,恐怕在这种模式下不超速很困难,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在抬头显示屏中有速度提示,同时还有限速标识,并且该标识会在高速行驶时随着变换车道而变。

  灯组开关依然被设置在了方向盘左侧,敞篷版车型在灯组开关下方设置了车道偏离预警与预碰撞系统。扬声器全系标配了哈曼卡顿音响,用无间道中陈永仁经典的一句来形容:高音甜、中音正、低音纯。

  中控区域的布局与普通4系车型没有太大差异,依然是一块8.8英寸高分辨度的液晶屏,并且搭载第三代宝马iDrive操作系统,可以显示导航、倒车影像、移动电视、多媒体播放、调频、车载电话等功能。旋钮部分还可以通过手写输入进行操作。这里需要吐槽一点的是宝马这套系统的导航设定过于复杂,如果通过远程人工服务来设定还算方便。

  位于挡把左侧的按键区域可以说是M4的关键所在——驾驶模式的选择。由上到下,第一个按键为DSC开关,按住3秒可以完全关闭DSC系统,由于宝马M4动力实在恐怖,建议谨慎使用。DSC按键下方就是上文说到的驾驶模式选择,我们可以对油门响应、转向力度、悬挂软硬分别进行调节。而位于挡把后方其貌不扬的按键是用来调节该车换挡转速的,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驾驶感受,想要推背带来的失重感就请把它调至最大。

  头灯控制面板除了集成了日常车内灯光照明以外,还设置了紧急SOS呼叫按钮。与其他品牌车型相同,除了可以通过该按键进行主动呼救以外,在车辆发生不可控事故时,SOS系统会紧急启动,并与车内人员建议通讯,如无人应答,则被视为有人员伤亡,将派遣救援人员前往事故现场,这功能对于一款性能车来说至关重要,但小编宁愿希望驾驶者永远不会用到此功能。

  性能篇:静如处子 动若猛虎

  宝马M4能被称为性能车,并且价格高过百万,恐怕与它的动力总成脱不开干系。而题目中所说的“始于芯动”也正是因为这套动力总成。该车搭载了一台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17kW/5500-7300rpm,最大扭矩550N·m/1850-5550rpm。如果说你还在为这一代M4摒弃了自吸 V8而惋惜,那看到这样的发动机参数你是否也会摘下有色眼镜呢?虽然功率仅提升了8kW,但最大扭矩提升了150N?m之多,使得这款车的低扭动力输出更加残暴。同时机舱内安装了U型碳纤维稳定杆,不但减轻重量同时提升车辆整体操控。

  与这台高效发动机匹配的是7挡双离合变速箱,这款变速箱是专门为M系车型而生。整个试驾过程中,这款变速箱给我最大感觉就是需要它的时候绝不拖泥带水,换挡速度快,动力输出持久是它最讨人喜的一面,而挡把后方的按键可以分别调节出三种换挡逻辑:节能、舒适和运动。三种风格的升挡转速依次为2000rpm、2500rpm、3000rpm。

  在日常驾驶时,将变速箱调节在省油模式情况下,而油门、悬架、转向也分别调到舒适模式。你真的很难想象这款车是一款性能车,它表现出的换挡转速、转向力度、油门灵敏度即使是在“堵车”也不用为油耗担心,而深踩油门后M4输出的动力依然狂暴,这样的感觉有点像328i在S+模式下的动力。对于上下班的路况,这样的驾驶风格足以应付。

  如果将变速箱调节为运动模式,且将油门、悬架、转向分别调节到运动加强,这台M4的性能将完全爆发出来。排气的轰鸣与发动机的咆哮无疑都在激发着你的肾上腺素,推背带来的失重感也随之而来,视觉、触觉带给你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想一直深踩油门不松脚,完全沉浸在宝马M4带给你纯粹速度乐趣中,这让我不禁想问它的极限到底在哪?但是鉴于法规的限制,120Km/h的限速标准也许是宝马M4的热身速度,就好比你得到一匹千里马却没有路让它跑,这感觉有多难受谁试谁知道。

  动力总成的吐槽点也许是其引以为傲的悬架软硬,小编特意选择了舒适与运动加强两种模式,在悬架硬度上确实有所改变,但即使是舒适模式下,路感依然很清晰,长时间驾驶恐怕屁股会受不了,不过对于一款性能车这也恰恰是它应有的悬架特色。另外一点是关于排气声浪,即使将车内音响关闭且调至节能驾驶模式,声浪的声音依然很大,长时间驾驶难免会震的脑袋疼。

  既然有幸试驾到宝马M4,不试试它的“弹射起步”(Launch Contrl起跑控制模式)岂不是太对不起读者也对不起自己的颈椎了。首先启动车辆,按住DSC三秒左右,待仪表盘上出现DSC OFF字样,这时车身稳定系统全部关闭。之后将所有驾驶模式调至运动加强即Sport Plus。然后将换挡杆向右拨动并向上推动,仪表会显示M1字样这时,同时不要将手放开。这时将刹车油门踩到底,如果之前设置一切正确,这时仪表盘中会显示“起跑控制已激活”,并且会出现赛车格子旗图案。这时我们可以抬起刹车踏板,并根据定速巡航键来调节发动机转速,默认为4000rpm,最低可调至2000rpm,这是为了根据路面不同抑制后轮打滑。一切调节完毕,松开挡把开始享受你的过山车之旅吧,只有试过之后你才会真正明白车辆使用说明中第十条提醒内容不是鸡肋:小心颈椎。

  空间篇:两门轿跑 简单实用

  很多时候轿跑给人的感觉除了拉风以外与实用丝毫不搭关系。但M4这款车却改变我了对轿跑的印象。身高180cm的体验者前排头部空间足有一拳的余量,而保持前排座椅不动的情况下,后排头部空间并未受溜背造型的影响,头部还有2指的富余,这在一些轿车中也不多见,后排腿部空间也有一拳多的富余,即使是满载四人的情况下,也不会感觉很拥挤。

  宝马M4作为一款性能车,其座椅必须是一大特色,筒形座椅似乎是M3/M4车型的标配,这样的座椅包裹性自然不用多说,而舒适度却无从谈起 。与以往的车型一样,宝马M4的座椅同样配备了四向电动调节、腰部支撑调节及两翼包裹开度调节,同时前排座椅加热也在该车上有所承载,如果将座椅通风注入其中也许会让驾驶更舒适。前排座椅侧面设计了方便后排乘车上下车拉手,并设计了前后移动按键,有效提高后排座椅的利用率。

  这里需要吐槽的一点是,作为两门运动型轿跑,前排安全带支架的取消实在是有点让人匪夷所思。目前在两门版4系车型中,安全带支架在车辆启动后能够前移,使驾驶者能够很方便的够到安全带,而在M4上我们需要侧身去抓,体态丰腴或韧性不好的驾驶者还是需要费一些力气的。

  在储物空间方面,虽然是一款性能车,但其储物格设计的也较为合理,贴近实用。前门内饰板侧的储物格放下一瓶矿泉水丝毫不是问题,包括328i在内的多数宝马车型将前门储物格水杯槽设计为倾斜式,起初我还在怀疑设计师用意,试过M4后才知道该样式是为了防止速度过快造成水瓶甩出。

  中央扶手箱内的储物空间并不大,放置钱包、手机还是绰绰有余的,同时扶手箱内设置了USB及AUX接口,但是有一点小编至今未搞明白,中央扶手箱盖子放下时永远会压住USB及AUX线,这点设计不太符合国情。

  后排座椅中部同样设置了储物格,但该储物格的设计对一款性能车来说有点多余,估计放什么物品都会让M4毫不留情的甩出去。手套箱内的容积表现与一般3系无异,容纳下两瓶水还是可以的。

  后备箱空间方面基本满足日常使用,有媒体做过评测发现要比紧凑级车卡罗拉的后备箱空间表现抢眼。这样的比较明显不在一个层面上,但也确实反映了宝马M4的后备箱储物空间有着一般紧凑级车型后备箱的储物能力。在后备箱内右侧盖板下方放置宝马随车附赠的医疗急救包,以便不时之需。

  安全篇:不忘初衷 安全随行

  对于性能车来说,车身结构、钢材硬度自然不用我们过多赘述,那我们就来看看在该车上我们看的到的配置。首先该车位于方向盘左侧下方设置了车道偏离预警与预碰撞系统,同时该车还配置了并线辅助功能,对于城市路段正常驾驶来说这几项功能实用性很强。但如果将这几项功能列为标配,也许我们会感受到宝马M4的更多诚意。

  众所周知,宝马M系车型在挂入前进及后退挡时,怠速时车辆是不会移动的,这对我们入库停车会造成很大的难度,由于马力过大,稍有不慎就会Duang~。为了避免该现象的发生,宝马M4可选装360度全景摄像头,有了它停车就方便了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宝马M4是一款性能车,但在后排座椅上还设置了儿童座椅接口,难道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出舒马赫而准备的?

  总结:

  很多人内心都有着“蓝天白云”梦,可当你真正拥有它后,“M”车型则成为你另一个梦想。如果你对M6的价格望而却步,又对M3朴实无华的外表提不起兴致,那内外兼备并有着新动力总成的M4双门轿跑车就是你的不二之选。不用担心两门溜背设计导致空间不足,因为它的良好空间表现甚至可以让你理智的太太也会另眼相看。始于芯动终于M,这就是宝马M4带给我们的驾驶乐趣,如此的纯粹,如此的简单。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原创试驾

    关注该车系的还关注了

    该品牌的其他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