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行业>正文

行业观察 中外车企趋于“反向合资”

来源:财经网时间:2023-11-08 08:48作者:彭林丽编辑:王雨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外车企逐渐开始“反向合资”。

  据经济日报报道,燃油车时代,由于与国外技术差距巨大,我国汽车产业选择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道路。新能源车时代,得益于国家战略引领和企业集体精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三电”“双智”技术及产业链上已形成全球领先优势。

  想要赶上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步伐,跨国车企不得不反向与中国车企合资。

  合资品牌期待转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合资品牌车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始终稳压自主品牌。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自中国汽车市场进入私人消费时代以来,有不少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一方面,头部在华合资的品牌包揽了国内汽车品牌“保有量TOP5”,大众、丰田、本田、日产、别克分别高达2735万辆、1330万辆、1252万辆、1004万辆、916万辆;另一方面,北京现代、长安福特和神龙公司这些位居第二阵营的合资企业,也曾分别创下年销量“超百万辆”“近百万辆”和“超70万辆”的成绩。

  但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来正逐渐上升。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41.2%,2022年提升至47.3%。直到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首次超50%。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合资品牌在产品开发等方面跟不上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导致其产品竞争力出现问题,然后市场份额迅速萎缩。

  一方面,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洗牌,包括铃木、菲亚特、雷诺、讴歌等品牌已先后退出中国市场,许多合资品牌的地位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外资车企在华合资的企业数量和股份比例均已放开限制。

  比如广汽三菱的重组。10月24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广汽三菱重组的关联交易公告》,拟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随后,这家中日合资车企的工厂将成为广汽埃安增产扩能计划的一部分。

  神龙汽车也官宣了转型方向。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披露的交易公告显示,东风集团将购买神龙公司位于武汉、襄阳的特定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构筑物,然后将目标资产出租给神龙公司。

  易车研究院发布的《合资车企新能源洞察报告(2023版)》分析称,2023年至2026年,是合资车企转型、合资品牌加码新能源战略的最后窗口期,建议合资车企要重视市场变化和技术潮流,提升自己在华的本土研发与采购能力。

  合资品牌如果不能积极应变,在国内的市占率还会被继续蚕食,甚至最终不得不黯然退出。

  合作模式多元化

  据财联社报道,有业内人士曾表示:“以前的中外合资模式都是同一‘配方’,外方提供产品、技术、品牌甚至生产,中方负责销售,而且主要面向中国市场。如今,在‘新合资时代’,合作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

  车企的合作模式已经从市场换技术变到以技术换市场。

  10月26日,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双方共同宣布,Stellantis集团计划投资约15亿欧元获取零跑汽车约20%股权,双方还将以51:49股比成立一家名为“零跑国际”的合资公司。除大中华地区以外,该合资公司独家拥有向全球其它所有市场开展出口和销售业务,以及独家拥有在当地制造零跑汽车产品的权利。

  此前7月,小鹏与大众共同宣布,双方就战略技术合作签订框架协议,同时,大众汽车集团对小鹏汽车进行战略少数股权投资签订股份购买协议。在战略技术合作方面,双方将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和小鹏汽车的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以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而相关车型则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投产。

  同样的情况还包括上汽与奥迪。今年7月,上汽集团与德国奥迪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上汽将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携手奥迪加快全新电动车型开发。两者的携手,真正实现共赢,奥迪特别是上汽奥迪的新能源转型突破就此按下快捷键,而对于上汽集团对冲庞大的新能源研发投入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对中国车企将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赋能给国外车企,有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传统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向外输出技术体现出中国车企在产品技术领域实力增强,话语权得到提升。

  出海契机

  支持合资公司将产品返销海外,成为不少合资公司股东双方的另一选择。

  东风集团已表态称,将与Stellantis集团继续深化合作,在稳定神龙公司国内销量和规模的基础上,共同支持神龙公司以“神龙造·全球销”为战略方向,借助双方股东的全球资源、品牌效应,扩大整车和零部件的出口业务。

  2020年1月,奔驰与吉利合资组建了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全面转型的smart品牌产品的设计由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但是工程研发却是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研发平台则是基于吉利的浩瀚SEA架构,新车型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但面向的是全球市场。

  根据汽车咨询机构JATO Dynamics的报告,强大的本土供应链和市场规模优势让中国的电动汽车正变得更便宜,而欧美的情况正好相反,双方的价格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中国电动汽车平均零售价现在已不到欧美价格的一半。2023年上半年,电动汽车在中国的价格为3.3万美元,欧洲为7.07万美元,美国为7.2万美元。另外,中国电动汽车在质量和续航方面也更具竞争优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累计出口汽车338.8万辆,同比劲增60%,前三季度汽车出口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天风证券研报中也指出,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属于国内汽车行业里程碑式事件,标志着国内车企电动智能化能力得到行业认可,为后续国内整车及零部件出海打开想象空间。

  东方证券也表示,电动车仍处于高速增长期,新能源长期趋势不变。国内电动车市场2020年下半年至今经历高速增长,在渗透率超30%的情况下仍维持可观增速,而欧洲/美国市场渗透率相较国内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正处于政策推动与快速追赶过程中。

  综合自多家车企官方公告、经济日报、财联社、中国经济网、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等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0/500 字

网友评论

更多>> 专栏·评论
热点新闻